<pre id="x71x1"><ruby id="x71x1"><b id="x71x1"></b></ruby></pre>
    <output id="x71x1"></output>

    <track id="x71x1"></track>
    <track id="x71x1"><ruby id="x71x1"></ruby></track>
        <noframes id="x71x1">

          <pre id="x71x1"><strike id="x71x1"><b id="x71x1"></b></strike></pre>
          <noframes id="x71x1">
          <track id="x71x1"></track>

          <track id="x71x1"></track>
          當前位置:湖南長安網>平安湖南>市域治理

          桂東:“村務員”助力基層治理

           文章來源:郴州政法 作者: 時間:2023-04-25 15:24:55 

          2020年,郴州成為第一批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。3年來,全市上下積極探索、主動實踐,取得了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社會治理經驗做法,走出了一條具有郴州特色的社會治理之路。

          近年來,郴州市桂東縣積極探索鄉村網格化“微治理”,推行“一員多用、多員合一”的“村務員”管理模式,構建“共建、共管、共督”格局,強化基層社會治理。

          主要做法

          定員,工作人員職業化

          制發《桂東縣村級公益性崗位整合工作實施方案》,按照村(社區)總人口8‰的比例,遵循“經費不減、人員精簡”原則,將全縣生態護林員、農村(河道)保潔員、公路養護員、交通勸導員、安全生產監管員等村級公益性崗位統一整合為“村務員”,人員從1919名精簡到1358名,推動“村務員”人員職業化。

          定責,工作職能清單化

          “村務員”除履行農村保潔、道路養護、護林防火、交通勸導、安全監管等日常職責外,還重點履行“黨委政府政策宣講員”“人民群眾矛盾調解員”“信訪維穩情報信息員”等職能,尤其注重發揮村務員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,在一線了解問題、反饋問題、化解問題。

          定區,全域管理網格化

          按照屬地性便利性原則,將全縣12個鄉鎮(場)113個村(社區)劃分為若干個網格區域。村支部書記擔任網格長,“村務員”擔任網格員,建立“責任全覆蓋、管理無縫隙、情況全掌控、服務不遺漏”的網格化村務管理體系,實現衛生保潔、交通勸導、護林防火、安全生產監管等公益服務全域覆蓋,徹底打通服務基層、治理鄉村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          定酬,待遇保障工薪化

          按照“經費隨事轉”原則,縣財政每年統籌整合資金2000萬元以及村級光伏發電收益,保障“村務員”薪酬待遇。按照村民小組數量、人口數量、區域面積等因素,將資金劃撥到各鄉鎮(場)統一管理,由鄉鎮(場)負責按時發放工資以及為村務員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等。通過實施“村務員”整合,一個網格區域由原來幾個人變為一個人,工資由60-200元/月不等統一提高到1180元/月以上,并統一購買300元/年的意外保險,讓“村務員”無后顧之憂。

          定規,督導考核常態化

          實行“縣級每季督查、鄉鎮每月考核、村級每日檢查”的考核管理機制,由鄉鎮(場)負責日常管理、考核、督導,把群眾評價作為村務員考核的主要內容,對考核不合格和因工作失誤造成重大影響與損失的人員,由鄉鎮依法予以解除勞務合同。同時,對表現優秀的予以表彰獎勵,全縣每年評選“優秀村務員”150名,每名獎勵1200 元。通過嚴督實考,真正使“小崗位”發揮了大作用。

          實踐成效

          通過推行“村務員”工作機制,有力地織密基層治理一張網、擰成基層治理一股繩、下好鄉村治理一盤棋,有力提升基層治理實效,人民群眾的安全感、獲得感和幸福感穩步提升。桂東縣連續多年保持全省“平安縣”殊榮;2021年被評為首批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,“村務員”鄉村 一網治理模式獲得省政府真抓實干激勵表彰,2022年被評為全省平安建設重點推進縣。

          精彩專題
          為您推薦
          熱點排行

          設為首頁 |  加入收藏 |  網站聲明 |  投稿郵箱 |  聯系我們

          Copyright ? 2019 www.fufc.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郵箱:hncaw@qq.com
          主辦單位: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員會 備案號:湘ICP備11020403號-2 技術支持:湖南紅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