綜治微視角①永豐街道:“黨建+”激活“微細胞” 釋放治理“大能量”
文章來源: 紅網 作者:譚 衛豐 李賽 彭麗娜 陳奇波 時間:2023-05-04 16:49:48編者按:婁底市各級綜治中心緊緊圍繞市委、市政府和市委政法委中心工作,以加強基層綜治中心示范帶動建設為抓手,積極探索矛盾糾紛調解機制,深入推進平安網格建設,多維度、多渠道、多手段破解基層治理“痛點”“堵點”“難點”,著力解決群眾“急難愁盼”,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即日起,紅網婁底站、時刻新聞婁底頻道與婁底市委政法委聯合推出《綜治微視角》系列報道,挖掘基層綜治好經驗、講述基層綜治好故事、探索基層綜治好模式。
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譚衛豐 通訊員 李賽 彭麗娜 陳奇波 婁底報道
近年來,雙峰縣永豐街道全力推進基層綜治中心示范帶動建設,以網格為基礎、信息為支撐、聯動為紐帶,把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緊密結合,以“黨建+”激活基層治理“微細胞”,讓“小網格”釋放社會綜治“大能量”。
永豐街道探索出‘社區黨總支+網格黨支部+網格長+樓棟長+單元長’的網格化服務模式。
“黨建+”激活“微細胞”
在紹塘社區中央華府網格黨群服務站,已經年滿60歲的老黨員周健平正帶著小區里的黨員、網格員及志愿者們一起對整個小區環境衛生進行大整治、大清理。已經擁有45年黨齡的他還自掏腰包4萬余元創建了網格辦公室,成立兒童圖書室、老年居民活動中心,并配備了空調、飲水機、辦公電腦、桌椅板凳等設備,讓小區居民瞬間有了“主心骨”。這是永豐街道探索“黨建+”基層治理效能提升的一個生動實踐。
永豐街道位于雙峰縣城主城區,轄區總面積82.89平方千米,下轄21個村,25個社區。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,原有的社區管理老模式難以適應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新要求。
如何創新治理手段,破解治理難題,提升治理效能?永豐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,探索推行“黨建+”的服務機制和治理模式,切實推動一切工作到支部、到“最小管理單元”、到“作業面”。
永豐街道以‘社區黨總支+網格黨支部+網格長+樓棟長+單元長’的網格化服務模式,推動黨組織鏈條全面向小區延伸,建立了53個小區網格臨時黨支部,以點帶面投入15萬元打造小區網格示范黨群服務站15個,逐步形成了覆蓋廣、層次高、實效強、人民滿意的基層服務管理體系,逐步實現民心在基層聚集、問題在基層解決、服務在基層拓展的新格局。
社區網格員志愿者堅持入戶串門“走一遍,見一面,問一句,聊一聊,查一查”。
“小網格”釋放“大能量”
電信網絡詐騙是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痛點難點,永豐街道充分利用網格員點多面廣貼近群眾的資源優勢反詐打垮。前不久,在街道做生意的朱愛華接到陌生電話,對方“表明身份”后稱,朱愛華銀行賬戶交易頻繁,卷入了一起“洗黑錢”案件中,要求他將存款轉入指定的“安全賬戶”。
因姓名、身份證件等個人信息全部對應得上,朱愛華絲毫沒有猶豫。正在他準備轉賬時,社區網格員匆匆趕來及時進行了制止。原來就在朱愛華接到詐騙電話的同時,街道社區也同時收到了預警提示,第一時間安排就近網格員上門勸解,防止居民上當受騙。
“要不是網格員及時趕到,我的錢就已經被騙了,真的是太感謝他們了!”談起當天的經歷,朱愛華一方面心存感激,另一方面也仍心有余悸。
在永豐街道,共3000余名網格員,他們經常穿梭在村道小巷,負責網格內的信息上報、矛盾調處、環境優化、法律援助、平安建設、扶貧幫困、應急管理等工作。自網格成立以來,永豐街道96777件各類事件均在網格內辦理,全面維護了社會穩定,夯實了基層治理“基本盤”。
“我們共建立了324個網格,覆蓋46個村(社區),目前,已有53個小區成立了網格黨支部?!彪p峰縣永豐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景華告訴記者,在此基礎上,街道投入資金打造了15個小區網格黨群服務站。為了更好的服務群眾,每個網格都打造了一支由黨員、縣鄉干部、村(社區)兩委干部、社會熱心人士組成的志愿服務隊,總人數達3868人。老百姓有什么急事難事,都可以找網格員、志愿者解決。